严重可致命!深圳一孕妇突然流产,“真凶”竟藏在家里这常见处……
从小到大
无论是吃剩的饭菜、没吃完的瓜果
还是啤酒、饮料,或是刚买来的生肉
我们都习惯
一股脑地放冰箱
可是你知道吗
便利的冰箱里其实藏着一位“杀手”
一不小心中招的话
后果很严重
甚至可能会致命!
一口鲜奶断送腹中胎儿性命
真凶原来藏在冰箱里
小周(化名)今年27岁,是位怀孕32周的准妈妈。这天夜里,小周打开冰箱,发现丈夫放在里头的鲜奶还剩最后一口,小周想着不能浪费,就把鲜奶喝完了。
来源:ic photo
不料,当天夜里,小周的肠胃就开始闹动静,跑了好几次厕所,不仅如此,小周还发起了低烧!好在没过多久,症状都消失了,小周也没太在意,继续安心养胎。
可她万万没想到,这一口鲜奶惹上的祸,还不止如此。
接下来的一周,小周渐渐感到肌肉酸痛,更让她慌张的是,宝宝的胎动越来越少了!察觉到不对劲的她赶紧来到深圳市人民医院就诊,医生一听情况就有些隐隐不安,立刻给小周开了详细的检查。
结果发现,小周腹中的胎儿已不幸夭折……
而导致小周流产的真凶,随着血培养结果的出炉,也现出了真面目——它就是李斯特菌。
看起来真的很恐怖
让人闻风丧胆的李斯特菌
到底是个什么鬼?
什么是李斯特菌?
李斯特菌,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菌株。这是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病原菌,也是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,其病死率可达20%~50%。
李斯特菌在0~45℃都能生存,生命力非常顽强,在冰箱的冷藏温度4~6℃下仍可以大量生长繁殖,江湖人称“冷酷杀手”。
引起李斯特菌感染的原因
李斯特菌通过食物污染传播,经消化道感染。引起感染的原因往往是食用未经彻底加热的污染食品。
例如冰箱内开封冷藏的牛奶、冰淇淋受到李斯特菌的交叉污染,取出直接食用就会导致食物中毒。
生奶源及其制品、冰激凌、生食的水果蔬菜、冷的熟食生食类等,都是容易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品。
来源:ic photo
这些人群李斯特菌感染很危险!
对于健康的成年人,李斯特菌感染一般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,只有轻微的感冒症状和胃肠道症状,可自行痊愈。
但孕妇、新生儿、老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(如HIV患者)是最容易感染李斯特菌的人群。
食用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是否致病,这与病菌的数量、人类的年龄以及免疫状态有关。
出现这些症状可能中招了
易感人群食用了受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后,通常3至70天(一般为21天)出现症状。
轻者为腹泻、腹痛、发热、恶心等症状,严重者会出现败血病和脑膜炎。
孕妇须特别留意,一旦感染,李斯特菌可经胎盘感染胎儿,导致流产、死胎、围产期败血病和初生婴儿脑膜炎。
来源:ic photo
如何消灭李斯特菌?这些要牢记
别看李斯特菌生命力这么顽强
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:
怕热
煮熟烧透这个简单的措施就能对付它!
只要记牢这6大要点就不用怕冷酷杀手了——
①定期清理冰箱
定期清理冰箱,避免各种细菌滋生。
②生熟分开
生的畜肉、禽肉和海产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,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门的一套砧板刀具,每次使用后洗净、晾干。
③煮熟烧透
李斯特菌怕热,70°C加热5分钟就可以消灭。所有食物都要充分加热、煮熟烧透;熟食再次食用也要加热彻底。
④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
做饭时保证手、原料、操作台和厨具的清洁;吃东西前后要洗手。
⑤合理贮存
严格遵守食物标签上的贮藏时间和贮藏条件,以免细菌大量繁殖。
没有密封包装的食物,要用食品保鲜袋或保鲜盒封装好再放入冰箱。
肉类不要反复化冻,在放入冷冻层之前最好先切成几份,每次按份拿取。
⑥远离高风险食品
水果和蔬菜从冰箱拿出后要清洗干净;
孕妇尽量避免食用机打冰淇淋、凉拌菜、三明治、生乳酪、沙拉等生食。
冰箱的低温
可以让食物中的部分细菌处于休眠状态
但也有一些细菌
是喜欢在这种低温环境下生存的
除了李斯特菌
下面这些,大家也要注意
冰箱里的这些病菌要注意
冰箱中最常见的细菌
还有
沙门氏菌、耶尔森菌、志贺菌
① 沙门氏菌:常见于生肉、熟食、鸡蛋壳
一旦这些食物离开冰箱,进入常温环境,沙门氏菌也开始悄悄苏醒。它们会在夏季的高温中加速繁殖,一旦感染会使人腹痛、腹泻、恶心、呕吐。
② 志贺菌:常常出现在蔬菜水果中
志贺菌可能会导致细菌性痢疾,夏天没吃完的西瓜中也可能藏着它们。 志贺菌还会“人传人”,所以将冰箱里蔬菜水果拿出来后,一定要记得洗手。
③ 耶尔森菌:喜欢在生肉上安家
耶尔森菌是一种嗜冷菌,温度越低,越放肆。 所以,夏天囤冰淇淋的朋友,千万别把它们和肉类放在同一格。
此外,冰箱中还存在霉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肠杆菌等等,都不是好惹的。
冰箱可能会出现这么多细菌
那要怎么办呢?
当然是定期深度清洁
冰箱应该如何清洁?
这是让不少人头疼的地方
一起来看清洁冰箱小妙招
▼
如今
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冰箱
但是你真的会使用冰箱吗?
错误使用冰箱
不仅可能加速食物腐坏
还可能成为细菌的温床
冰箱的不同位置都适合放什么食物?
使用冰箱时都有哪些要注意的?
(上下滑动查看详情)
↓↓↓
这些
大家都记住了吗?
赶紧转发给家人吧~
🏃🏃🏃
*有什么想说的,欢迎给我们留言哦*
👀
深圳大件事(nandusz)、N视频报道
来源: 深圳市人民医院、广东疾控、央视新闻、生命时报、人民日报等
编辑:李晶
更多独家猛料,点击下方关注我们
▽
点个“赞”和“在看”呗!👇👇